如图所示,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M > m),用细绳连接后跨接在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半圆柱体上(离地面有足够高的距离),两物体刚好位于其水平直径的两端,释放后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求:
(1)m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当m与M的比值为多少时,m对圆柱体顶端的压力为零。
一位电工师傅为准确测量某电线厂生产的铜芯电线的电阻率,他截取了一段长
为L的电线,并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发现小于1Ω;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其测量精度,他从下列器材中挑选了一些元件,设计了电路,重
新测量这段导线的电阻.
A.电源E:电动势约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2kΩ;
C.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6kΩ;
D.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约1Ω;
E.电流表:量程为0~3.0A、内阻约0.1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电流1.0A;
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时电压表选_▲__;电流表选_▲_;滑动变阻器选_▲__(填符号);
(2)请设计合理的测量电路,把电路图画在方框内,在图中注明元件符号;
(3)请你按照设计的电路,在实物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元件.
(1)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此工件的直径为__▲_cm.
(2)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了如下实验装置:
![]() |
(a)该小组同学实验时在安装正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已平衡摩擦力),用钩码的
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由此带来的系统误差,钩码的质量和小车
的总质量之间需满足的条件是:▲;
(b)实验时,小车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释放时钩码底端离地高度为H,现测出的
物理量还有:小车由静止开始起发生的位移s(s<H)、小车发生位移s时的速
度大小v,钩码的质量m,小车的总质量M,设重力加速度为g,则实际测量出
的恒力的功mgs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动能的
变化;若用该实验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即需验证关系式▲
成立;
(c)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实验中某段纸带的打点记
录如图所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 |
某同学利用一个改装后量程为1V的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测量一个干电池(内阴可忽略)的电动势E,同时还测量电压表的内阻Rr。他将上述仪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多次测量,并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图内描点,如图所示。该同学作图时纵坐标选用R参量,横坐标是选用1/U还是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用1/U,才能直观、方便地求出E、Rr。 |
B.只是一个随意的选择,其实用U或1/U作横坐标都可以。 |
C.R—U图线是曲线,不能直观、方便地求出E、Rr。 |
D.R—U图线是曲线,可直观,方便地求出E、Rr。 |
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合理的图线。
根据你所画出的图线求得电池的电动势为V,电压表内阻为
k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为;
③用天平测出摆球质量为;
④用秒表测出单摆次全振动所花时间为
;
上述测量中哪一项是测量是不需要的,(填写标号)
若测量摆球直径的读数情况如图,则摆球直径的测量值为
㎜。
如果该同学根据测量的数据所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小,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A.计算时将![]() |
B.计算时认为摆长就是![]() |
C.误将![]() ![]() |
D.误将![]() ![]() |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1)请你用实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注意两个电表选用适当量程,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在左端时其电阻值最大;
(2)某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Ω(结果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 |
2 |
3 |
4 |
5 |
6 |
|
U/V |
1.37 |
1.32 |
1.24 |
1.16 |
1.10 |
1.05 |
I/A |
0.12 |
0.20 |
0.31 |
0.32 |
0.50 |
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