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它以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是在
|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 B.肯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经济 |
| C.称赞林肯做出伟大贡献 |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 B.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 |
|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
《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
|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 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政治的完善 | B.工业革命的需要 |
| C.自然科学的发展 | D.开拓世界市场 |
六十余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这一期间双方有过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既值得留恋,也值得检讨。这“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是因为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