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分散走向整体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B.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C.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相同

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

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 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
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 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B.开埠通商促使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C.统一后的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