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北京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国家在峰会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B.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逼使亚欧联合起来共同应对 |
C.只有依靠中国、印度参与才能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
D.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经济体需紧密合作 |
有人说:即使到18世纪,中国仍有相当的潜力,保持着繁荣和强大。但这种繁荣和强大与西欧国家已不相同。其“不相同”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A.地理环境 | B.种族与人口 | C.制度与思想 | D.选官制度 |
法国制宪会议为改造旧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它所完成的任务是()
A.建立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 | B.建立法兰西的共和制度 |
C.初步建立起法兰西的民主政体 | D.打败欧洲封建国家干涉 |
西方近代的民权思想,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人民权利最先获得保障的国家应该是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俄国 |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当河里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经济水平 | B.引进西方的文化以巩固统治 |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 D.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结果 |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的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历史实践证明()
A.作者未能实践自己的信念 | B.作者坚持信念并躬行实践 |
C.作者后来放弃了革命主张 | D.没有出现汉人为君主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