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
|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下列各组对比实验,均能观察到左边试管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右边的快,其中一定能证明Fe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能力强于Cu2+的是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101kPa时,能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 + Cl2(g)=2HCl(g); △H=-183kJ/mol |
| B.向Mg(OH)2悬浊液中滴入饱和Cl溶液,沉淀溶解,其离子方程式为: Mg()2 + 2H+ ="=" Mg2+ + 2H2O |
| C.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变浑浊:S2O32— + 2H+=S↓+SO2↑+ H2O |
| D.电解精炼铜的阳极反应式为:Cu2+ + 2e— = Cu |
下列情况,与溶解平衡移动无关的是
| A.夏天,打开冰镇啤酒瓶,立即冒出大量泡沫 |
| B.实验室中,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溶解氧 |
| C.侯氏制碱工业中,降温析出副产品NH4Cl之前,向溶液中既洒NaCl固体又通入足量NH3 |
| D.生活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去锅碗瓢盆上的油污,且热溶液的效果更好 |
将煤气化后液化所得的重要产品之一是甲醇。其制备反应:CO(g) +2H2(g) 
CH3OH(g);△H<0。为了增加甲醇的产量,同时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工厂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高温、高压 | B.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
| C.低温、低压、不断分离出甲醇 | D.低温、高压、催化剂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 B.熵减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 C.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很大 |
|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