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15N |
B.可在DNA中找到32 P、15N |
C.可在外壳中找到32 P、15N |
D.可在DNA中找到32 P、35S、15N |
下图表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力,其中a和b为物质运输的两方式,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Ⅱ→Ⅰ |
B.细胞间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①都有密切的关系 |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
如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并选出下列不正确的说法()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很大的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以进一步促进根对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脯在腌制时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
B.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其方式不属于主动运输 |
D.大肠杆菌吸收K+需要载体和能量,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
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2+的曲线。影响A、B 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 B.协助扩散 |
C.主动运输 | D.胞吞、胞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