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长期实行过的“常平法”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政策。其基本思路是“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即政府在丰年以相对较高的价格收购粮食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当荒年粮价上涨时,开仓抛售粮食以平粮价。“常平法”的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
| A.增加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
| B.政府的恰当干预有利于经济稳定 |
| C.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
| D.“常平法”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2010年3月26日,上海市委举行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开辟一条直接倾听群众呼声、反映人民心声、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通道”,实现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会议强调“要实现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B.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
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是
| A.英国的工业革命 | B.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 C.长江隧桥的建成 | D.修身养性 |
我国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写过这样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有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D.欲知山中事,请问打樵人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其实是大脑中一种蛋白质参与制造“恐惧记忆”。经近3年的科学研究,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研究组揭示了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复杂的大脑“恐惧记忆”形成机制。这表明
| A.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 B.寻找真知有一个过程 |
| C.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 D.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了序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A.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B.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 C.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 D.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