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
国际舆论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指: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
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D.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区 |
观察下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
C.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几十年前统治全球对欧洲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他所说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C.雅尔塔体系 |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下表为“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此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