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
材料三“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达2 000万左右,至1999
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l00万。
(1)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
(2)西藏地区为什么贫困人口数量较少?
(3)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蒸发量达1600mm的宁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材料二:左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下图为该区域横向剖面图及P地景观示意图。
(1)描述上图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从下图中的景观图可知,P处的地貌形态是,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3)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珠江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为该区域的流域综合开发、资源调配、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产业转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
招商门槛 |
土地价格 |
平均工资水平 |
珠三角某市 |
5000万元 |
30万元左右 |
1500元左右 |
粤北某市 |
<5000万元 |
2万元左右 |
500元左右 |
(1)读材料一,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红水河流域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2)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向粤北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
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稠密的水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度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下降到现在的1.6元/kg。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材料三: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比较。(2006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0 |
0.10 |
0.02 |
0.07 |
0.04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 |
5377 |
7066 |
5929 |
6929 |
6366 |
6427 |
5322 |
(1)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都较高,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两个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请简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简要分析黑龙江省和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的差异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治理这些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