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种酸式含氧酸盐的相对分子量均为120,且都溶于水;D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F固体为淡黄色;E是不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沉淀,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化学式: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D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I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
已知:SO2(g) +1/2O2(g) SO3(g) △H=-98 kJ·mol-1。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
v(正)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 |
C.降低温度 |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
(4)若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
出通入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已知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放热2800kJ。写出葡萄糖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72g葡萄糖(C6H12O6)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共放热______________kJ。
(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试写出该电池的两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子在交换膜上向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区迁移。72g葡萄糖在该电池中可转移电子__________mol。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图1表示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未使用催化剂,曲线b使用催化剂),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反应进行到3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B.是否使用催化剂对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没有影响 |
C.当反应物消耗量一定时,若反应生成液态甲醇,能量变化值会更大 |
D.平衡时氢气的浓度为1mol/L |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用CO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当有0.25mol CH3OH生成时会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的热量。
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试推断:
(1)X、Y、Z、W四种元素的符号:X、Y、Z、W。元素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水溶液显碱性,该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任写2种)。
(3)由X、Y、Z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Y呈最高价)是,离子化合物是。(均写化学式)
(4)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的分子为__________(写分子式),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已达到类似于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则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
(1)同一短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__________,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_,因此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用于减缓食物腐败变质的措施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