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阅读《1949至1966年中国城市发展简表》

项目
1949年
1957年
1960年
1966年
城镇人口数
5765万
9949万
13073万
13045万
全国城市数
35个
78个
208个(1961年)
171个

对此表的分析,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发展受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
B.中国城市发展与中国经济水平同步发展
C.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 … … 每岁亦需巨资”。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 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
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 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