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廉政建设,加大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采取上述措施?(10分)
弘扬优秀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材料一回望20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得到重视。学校加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电视节目推出中华诗词、汉字书写大会激起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十艺节的筹办赋予国粹艺术全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了它历久弥新的炫目光彩。
材料二为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A省采取了如下措施: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企业活力;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改变文化产业缺乏创意的状况。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怎样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绽放光彩?
(2)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A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蕴含的方法论原则。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时代。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又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书写实现中国梦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推动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注:1978年商品零售政策性定价占97%,2012年则小于2%。
材料二 3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每届三中全会上,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材料三 35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成就举世瞩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和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概括表1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表1分析表2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理。
(2)依据材料二,运用政党知识,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依据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阐释“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材料一最近,一首《万雾生》蹿红网络调侃最近北方的雾霾天气,歌词中写道:“从前冰城美呀四季清呀失呀,今天十米开外看不清哪是哪呀…从前你说话呀,声音清呀脆呀,今天电话里面你却在咳呀咳呀…街上行人带上口罩演大侠白眉,武功再高你也看不清对手是谁…”表达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与无奈。
材料二 2012年3月,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谈谈政府与公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以及这一良性互动的意义。
阅读以下图片:
失衡
针对上图中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铁道部统管着中国铁路的规划、投资、建设、监理、运营以及安全,这种体制存在政企不分、运力紧张与资源闲置并存等问题0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这次改革在政府职能整合的背后,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将经营权下放给企业,让企业在不断深入的市场化竞争中,盘活铁路交通的经营。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