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1,c(Y2)=0.6 mol·L—1,
c(Z2)=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2X2+3Y2![]() |
B.3X2+2Y2![]() |
C.X2+2Y2![]() |
D.2X2+Y2![]() |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Ksp<Ksp2 |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
D.同温同压下,H2(g)+Cl2(g) |
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Cl(aq)与NaOH反应的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等于
A.![]() ![]() |
B.- 43.5![]() |
C.+ 43.5![]() |
D.+ 67.7![]() |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SO42-、HCO3- | B.Cu2+、K+、SO42-、NO3- |
C.Na+、 K+、Cl-、 NO3- | D.Fe3+、K+、SO42-、Cl- |
“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
D.催化剂能降低分子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