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3
5
9
风速



蕨类
7
5
8
距地1.5米的光强



灌木
15
4
2
土壤湿度(%)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6.5
3.8
20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3)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松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说出两个原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真核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波菜叶肉细胞相比,A细胞缺少的细胞器为
(2)将A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原因是 (填代号)的浓度较小。 K+是以 方式进入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 (填代号)提供。

下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离子通道打开时,离子能够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请据图回答:

(1)图的上侧是________(填“膜内侧”或“膜外侧”)。
(2)图中甲、乙、丙、丁分子是运动的。甲、乙、丙决定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功能特点)。
(3)图中代表被动运输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表示)。
(4)图中丁代表的是________,它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的作用。
(5)若该图表示神经细胞膜,b过程表示K的运输,则此时神经细胞处于_______状态。

下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细菌、病毒失去毒性,甲蛋白是________,是浆细胞产生的。
(3)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_________,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在探究影响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时,将它们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温度为20℃)。请回答。

(1)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B的容器内CO2供应量大于5ml,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减少量为0,B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10Klx、CO2供应量为15ml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A在温度为20℃、CO2为20ml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在该图中用虚线画出在相同条件下,B的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果酒、果醋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饮料。红葡萄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红葡萄皮中,它不仅给葡萄酒以美的红色,还具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如遇小苏打(碱性)会变颜色。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从呼吸角度看,酵母菌属于_____菌,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在酸性条件下_____溶液来检验。
(2)某同学在用带盖的瓶子进行葡萄酿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应_____,以防瓶子爆裂。
(3)制作果醋时,需通气,可以说明醋酸杆菌为_____菌。
(4)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_____℃范围内,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_____℃范围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