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
![]() |
![]() |
![]() |
| A |
B |
C |
D |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 B.n(Na+):n(Cl-)可能为7:3 |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下图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
| B.反应过程中使用Cu2O/ZnO作催化剂,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
C.500℃反应达到平衡时,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 |
| D.300℃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平衡右移,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铁屑做如图所示的处理。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的溶质是Fe(NO3)2 |
| B.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
| C.沉淀X为Fe(OH)2 |
| D.沉淀X受热分解得到Fe2O3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和水层 |
| B.用图2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
| C.用图3所示装置用水来吸收HCl |
| D.用图4所示装置收集并检验氨气 |
下列实验中,为实现实验目的而必须除杂的是:
| 实验 |
除杂试剂 |
实验目的 |
|
| ① |
电石与水反应 |
CuSO4溶液 |
用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炔的还原性 |
| ② |
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 |
HNO3溶液 |
用AgNO3溶液检验CH3CH2Br中的Br |
| ③ |
淀粉与稀H2SO4水浴共热 |
NaOH溶液 |
用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 |
| ④ |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
NaOH溶液 |
用Br2的CCl4溶液证明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