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被称为《枫丹白露文件》中强调:“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它反映了英国( )
A.维护欧洲大陆均势以便控制欧洲 | B.对德国政策发生变化及其保守性 |
C.防止德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D.维护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邦本 |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D.存天理,灭人欲 |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