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者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固体NaOH,溶液的pH会略微增大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HBr、NO2、HCl、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气体通入足量稀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无色透明溶液,把此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和硝酸酸化了的AgNO3溶液,均出现白色沉淀,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SO2
B.原气体中肯定有HCl
C.原气体中肯定没有CO2
D.原气体中肯定没有HBr、NO2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并继续通气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是()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Ca(OH)2悬浊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