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一个水稻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表示在两种不同温度下,水稻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器c为 ▲ ,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 ▲ 和 ▲ 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④是 ▲ ,在 ▲ 的情况下,进入c中被分解。
(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则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固定CO2 ▲ mol。
(4)从图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 ▲ 。
(5)若给该装置通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图解简要说明该过程 ▲。
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右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第次分裂。
(2)若在A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3)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几率为;如果此雄果蝇的D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4)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段还是B段。
实验步骤:①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雄性亲本表现型为。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若,则H、h基因位于段。
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经灭绝的剑尾动物,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之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比值用S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图B、图C所示的a、b、c三个群体中,哪一个群体最可能出现新种?,理由是。
(2)在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 ,理由是
。
(3)S值的变化实质上是反映了 的变化,这种变化是 的结果,这种作用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4)要形成新物种必须经过 、 、 三个环节。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图甲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图乙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层生物膜,催化A过程的酶在合成及分泌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
(4)分析图乙可知,苯丙酮尿症是由染色体上的性基因控制。
(5)图乙中II5、II8的基因型分别为、。
(6)III10可能出现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等免疫分子组成。
(2)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方式有、
。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
细胞。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的原因是。
(4)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5)在人体中衰老的红细胞称为,可通过免疫系统清除。
(6)灭活的或减毒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但研制HIV疫苗困难很大,原因是
。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图甲中__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____℃最佳。
(5)在图乙中b、c曲线在D点重合,其生物学含义是。当氧气浓度为6时,植物呼吸作用的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