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各阶段中,人口总增长最多的是

A.1949~1952年 B.1958~1963年 C.1964~1976年 D.1986~1990年

有关合肥市各阶段人口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1949~1952年属于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B.1953~1957年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人数均最高
C.1958~1963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迁入增长较大
D.1986~1990年受60年代人口高峰影响生育率较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据此回答5—7题:

图中⑤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ºE,60ºS B.150ºW,60ºN
C.170ºE,60ºS D.30 ºE,60ºN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A 3:20B 8:40C 15:20D 20:40
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 8小时 B 10小时 C 14小时 D 16小时

导航型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三维坐标、动态指示前进方向、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格林尼治时间即0°经线地方时),回答3-4题:
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我国游玩,其早期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经纬坐标(120°8′5″E,40°10′15″N),日出时间20:35,日落时间11:25,则游玩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大约是

A.4:35 19:25 B.8:35 15:25
C.6:15 17:45 D.7:25 17:35

此日日期最可能接近

A.4月20 日 B.5月20日 C.6月20日 D.7月20日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判读1—2题

若从M点出发,从最短的路程到达N点,则前进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是

A.回到M点 B.在M点的正南方向
C.在M点的东方 D.在M点的东南方向

该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回答第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坡草地分布的海拔较高
B.草地退化率与海拔呈正相关
C.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较差
D.P处可能是当地牧民的夏季牧场

2011年10月,为安装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某天文研究机构在图所示地区开展天文台的选址工作。读图完成第7题。

从自然条件来看,该天文台的最佳选址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