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中国古代文人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意趣、思想,明末清初石涛的绘画作品《睡牛图》中绘一人在牛背上凝思,意境孤凄,自题曰:“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彼此却无心,不睡不梦寐。”这一艺术作品的主要寓意是( )
A.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农耕经济的反思 |
B.讽刺了中国人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大势 |
C.表达了作者懒散不愿入仕的心绪 |
D.作者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 |
法国人毕欧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进程”。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 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
《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 | 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 |
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 | 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 |
平定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
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作是( )
A.《梦溪笔谈》 | B.《齐民要术》 | C.《本草纲目》 | D.《农政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