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
|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术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 B.田庄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
顺治至雍正 |
乾隆至道光 |
|||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
| 直隶 |
14 |
132 |
82 |
527 |
43 |
537 |
| 山东 |
42 |
104 |
64 |
1126 |
74 |
1583 |
| 陕西 |
16 |
143 |
21 |
238 |
28 |
264 |
| 江西 |
45 |
459 |
51 |
545 |
43 |
976 |
| 福建 |
19 |
131 |
15 |
205 |
39 |
511 |
| 广东 |
—— |
—— |
72 |
1270 |
71 |
1959 |
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性精神 | B.求善而不在存真 |
|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
|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
|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