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陶渊明的两首诗歌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
同物既无虑: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他的物相同,即使再死一次也不过是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什么可忧虑。
化去不复悔: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设在昔心:徒然还有从前的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
讵:岂,难道
将“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两首诗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两种形象,请结合诗句分别说明。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09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09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思路点拨】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2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

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

2.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