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理论上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有可能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有可能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有可能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有可能培育出目的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则它的分子式是
B. 酪氨酸儿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化合物b.对a和b两种可能化合物的最准确表述是

A.a是核糖,则b为核苷酸
B.a是脱氧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
C.a是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
D.a是五碳糖,则b为核糖

如图表示细胞中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代表一类有机物,下列列出的这5类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
一组是

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索、蛋白质、酶
C.①〜⑤: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索、蛋白质、

如图,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索中使用了 NH4NO3 KNO3 KaCl2 • 2H2O,MgSO4 • 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索,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A. Ca(NO3)2 B. KCl C KH2PO4 D K2SO4

2010年5月20 日,《科学》杂志上宣告世界上首例人造生命——人造细胞诞生,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该细胞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单细胞生物,是地球上笫一个由人类制造的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其基本思路是:人工合成含有特定基因的DNA分子,并诏膜将其与其他成分包裹后,放在一定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辛西娅一定含有C、H、O、N、P、S等6种元索
B. 辛西娅应该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6种化合物
C. 辛西娅的诞生说明遗传物质能够直接控制生命活动
D. 膜的作用是将辛四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