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初山西的民风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的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材料中反映出山西民风的变化有
①由重农变为崇商 ②由简朴变为奢靡 ③从尚义到经商逐利 ④由务学到全部弃学经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A.平等社会  B.民主社会  C.等级社会   D.专制社会

下列的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小前提:雅典民主是希腊文明的代表
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制度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