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
图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地区10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 |
B.若3号和4号生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可能性是3/4 |
C.12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可能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 |
D.10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2号 |
DNA双螺旋结构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下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氢键1.5N+n个 |
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a链含有A的比例最多为2n/N |
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
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 |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③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④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现有一个人为组合在一起的某动物群体,有一对等位基因A-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A、一个A和不含A的个体分别对应一种表现型,基因型、表现型及所占比例见下表。如果雌雄个体均处于生殖期,让它们随机交配一次并且每个雌性亲本产生后代数相同,则下列对F1的描述正确的是()
基因型 |
XAXA |
XAXa |
XaY |
表现型 |
红眼 |
粉红眼 |
白眼 |
所占比例 |
![]() |
![]() |
![]() |
A.正常情况下,F1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均有三种表现型
B.正常情况下,F1中含有A基因的个体:含有a基因的个体=6:5
C.正常情况下,F1中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
=
D.正常情况下,F1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亲本中A基因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