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启超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感觉不足而采取行动是在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1901-1912年 D.1915-1925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能实现!” 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

A.十月革命胜利后 B.《独立宣言》颁布时
C.《共产党宣言》发表时 D.巴黎公社失败后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

A.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瓦解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了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洪仁玕自述》中说:“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况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州鱼米之地……今弃之不顾,徒以苏杭繁荣之地,一经挫折,也不必久远。”又说:“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中原地区在中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B.太平天国不能仅仅依凭苏杭的繁荣
C.洪仁玕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