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7分)
谒金门①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②,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③,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注]①谒金门,词牌名。②羽玉,白鸥。③高轴,高卷。上阕描写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试结合诗歌概括其具体表现。
答:
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歌下阕加以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①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试从景与情的关系方面分析诗歌的前两句。
末尾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发宜兴
曾畿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山观水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②梦,不到张公即善权③。
【注】①曾畿: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喜爱山水名胜。他身处北宋和南宋之交,社会动荡,生活极不安定,经常举家搬迁,然而所到之处,亦不忘游山玩水。②隐士的装束。③张公和善权为宜兴两处风景胜地。“不到……即……”是“不到……就到……”的意思。“忧愁风雨”本是爱国士大夫的夙心,曾畿在诗中却说“听风听雨不妨眠”,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本诗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忆秦娥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浣溪沙①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②耦耕,指两人各持一耜(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