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高产甘薯是杂合子,虽然连年采用室外营养繁殖方式种植,但却因感染病毒而发生不良变异,为恢复该品种的优良性状应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   )

A.栽培组织培养时获得的大量试管幼苗,再从中选择性状优良的植株
B.连续几年让植株自交,再从子代中选择性状优良的纯种植株
C.选择不同变异植株使其杂交,再用性状符合要求的子代营养繁殖
D.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大量纯合子苗,再从中选择性状优良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A.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B.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下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高 D.群落结构太复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