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区共有甲、乙、丙三所高中,所有高二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老师们对其中的一道题进行了分析,把每个学生的解答情况归结为下列四类情况之一:A——概念错误;B——计算错误;C——解答基本正确,但不完整;D——解答完全正确.各校出现这四类情况的人数分别占本校高二学生数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A
B
C
D
甲校(%)
2.75
16.25
60.75
20.25
乙校(%)
3.75
22.50
41.25
32.50
丙校(%)
12.50
6.25
22.50
58.75

已知甲校高二有400名学生,这三所学校高二学生人数的扇形
统计图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全区高二学生总数;
(2)求全区解答完全正确的学生数占全区高二学生总数的百分比m(精确到0.01%);
(3)请你对表中三校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给丙校高二数学老师提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并 说明理由.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统计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计算:-2tan45°+(-1)0+22012×0.520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点M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直线OM把四边形ACDB分成面积为1:2的两部分,求出此时点的坐标;
点P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P在何处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 此时点P的坐标.

已知:等边中,点O是边AC,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M,N分别在直线AC, BC上,且
如图1,当CM=CN时, M、N分别在边AC、BC上时,请写出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2,当CM≠CN时,M、N分别在边AC、BC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你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如图3,当点M在边AC上,点N在BC 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已知关于的方程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若正整数满足,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将此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与此图象恰好有三个公共点时,求出的值(只需要求出两个满足题意的k值即可).

阅读并回答问题:
小亮是一位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同学.一天他在解方程时,突发
奇想: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如果存在一个数i,使,那么当时,有
i,从而i是方程的两个根.
据此可知:
i可以运算,例如:i3=i2·i=-1×i=-i,则i4=
i2011=______________,i2012=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的两根为(根用i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