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共有甲、乙、丙三所高中,所有高二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老师们对其中的一道题进行了分析,把每个学生的解答情况归结为下列四类情况之一:A——概念错误;B——计算错误;C——解答基本正确,但不完整;D——解答完全正确.各校出现这四类情况的人数分别占本校高二学生数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
A |
B |
C |
D |
甲校(%) |
2.75 |
16.25 |
60.75 |
20.25 |
乙校(%) |
3.75 |
22.50 |
41.25 |
32.50 |
丙校(%) |
12.50 |
6.25 |
22.50 |
58.75 |
已知甲校高二有400名学生,这三所学校高二学生人数的扇形
统计图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全区高二学生总数;
(2)求全区解答完全正确的学生数占全区高二学生总数的百分比m(精确到0.01%);
(3)请你对表中三校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给丙校高二数学老师提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并 说明理由.
解方程:.
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如图,△ABC中,∠BAC的内角平分线与外角平分线分别交BC及BC的延长线于点P、Q.
(1)求∠PAQ的大小;
(2)若点M为PQ的中点,求证:PM2=CM·BM.
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B=10,BC=6,扇形纸片DOE的顶点O与边AB的中点重合,OD交BC于点F,OE经过点C,且∠DOE=∠B.
(1)证明△COF是等腰三角形,并求出CF的长;
(2)将扇形纸片DOE绕点O逆时针旋转,OD,OE与边AC分别交于点M,N(如图②),当CM的长是多少时,△OMN与△BCO相似?
如图,△ABC的边AB上有一点D,边BC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且AD=CE,DE交AC于点F,试证明AB·DF=BC·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