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读南亚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海平面升高 B.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D.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关于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分布都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B. 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C. 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D. 都有大面积热带沙漠分布
关于M、N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M河源头区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N河中下流主要是降水补给
B.M河有凌汛现象,N河没有
C.两条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D.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问题。

(1)填写下表,比较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的差异(每空限一词)。(6分)

区域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主要区位优势(自然方面)


(2)说明图中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3)制约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4分)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全长2486千米。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近30年的真实写照。
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1)简述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6分)
(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
(3)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