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条长达1432公里的输水干线,自丹江口水库蜿蜒向北,途径豫、冀,直赴京津。它将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或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量总计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总水量的六分之一。它将为北京市2000万人口每人每月增加约62立方米水资源,相当于11.3万瓶550毫升装矿泉水,缓解首都之“渴”。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之中线工程。2014年的深秋,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材料二 下面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北两段的线路走线及沿线区域图。

(l)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总干渠的线路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对调水有何有利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6分)
(3)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加商丹江口水库大坝,试分析加高水库大坝对上游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表1、世界人口大国(人口过亿)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森林面积
CO2排放
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
十国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

表2、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国家(安全系数值)
高安全度国家(>5)
俄罗斯(23.98)、A国(13.97)、巴西(11.38)
低安全度国家(<5)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孟加拉(3.87)、尼日利亚(3.19)、
次低安全度国家(3-1)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B国(1.74)、中国(1.73)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日本(0.9)

(1)说出A、B两国的名称。
(2)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状态优于其他5个人口大国。说出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
(3)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B国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
(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阅读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

(1)非洲人口密度1人以下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图中A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2)近代史上,欧洲殖民者为了扩张需要,用暴力将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图中B、C、D三地迁出人口最多的是 地,其他两地人口迁出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     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  取代。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2: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优势。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4)试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读下图回答(1)~(2)题。

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第二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瘾,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占用大量耕地
D.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给不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