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 )
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 数口之家 ④扶苏以数谏故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谷不可胜食也/ 何可胜道也哉 | B.勿夺其时/ 夺项王天下者 |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D.非我也,兵也/ 行军用兵之道 |
据文意,在孟子看来,行王道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 翻译下列各句: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③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雷霆乍惊,公车过也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3.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6.恨私心有所不尽
7.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8.田园将芜胡不归
9.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10.不患寡而患不均
写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2.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本纪》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4.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5.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6.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7.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3.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6.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7.后五年,吾妻来归
8.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国破山河在
10.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写出下列句子中所有“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2.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马钧传》
3.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4.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5.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6.汝其勿悲!《与妻书》
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5.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山重水复疑无路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誓天不相负
9.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0.盖追先帝之殊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