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入秋以来,珠江三角洲连续出现咸潮。咸潮发生后,国家防总和水利部会同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两省区,制订了珠江应急调水方案,以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2010年1月17日,天生桥水库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开始放水。2010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现特大咸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过度抽取地下水地区 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 D.多台风的地区

2010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A.信风 B.西风
C.东风 D.季风

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则③表示哪个区域大气的热力状况?()

A.陆地 B.海洋
C.高空 D.以上都不是

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①是:()

A.风海流 B.上升流
C.暖流 D.寒流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长城东西两段构筑方法的不同,原因是 ( )

A.东段是平原,西段是戈壁
B.东段降水多,西段降水少
C.东段人口少,西段人口多
D.东段地势平坦,西段地势起伏大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 )

A.下沉,晴 B.由高纬流向低纬,雨
C.上升,雨 D.由低纬流向高纬,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