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入秋以来,珠江三角洲连续出现咸潮。咸潮发生后,国家防总和水利部会同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两省区,制订了珠江应急调水方案,以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2010年1月17日,天生桥水库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开始放水。2010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现特大咸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 A.过度抽取地下水地区 | 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
| C.河流入海口地区 | D.多台风的地区 |
2010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 A.②③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①③④ |
阅读下列文字资料,回答6~8题。
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和亚利桑纳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 |
| B.落基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
| C.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
| 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
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著名农业区是解决了当地自然条件中最不利的
| A.光照条件 | B.灌溉水源 | C.恶劣气候 | D.地形高耸 |
在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灌溉水源中,最容易衍生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位下降 | B.土地盐碱化 | C.土地荒漠化 | D.生物种 |
读图回答3~5题。
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 A.种植业、畜牧业 |
| B.畜牧业、林业 |
| C.畜牧业、种植业 |
| D.种植业、林业 |
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
|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
|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
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湿地),这是因为丁地能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③大量吸收紫外线
④提供更多耕地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图,回答1~2题。
图中①、②两地的植被分别为( )
| A.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 |
| B.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
| 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
|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
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
| A.一年有两次汛期 |
| 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 C.通航能力强 |
|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 A. | 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
| B. | 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
| C. | 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
| D. | 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
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29~30题。
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
| B.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
| 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
| 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
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
| A.地理位置优越 |
| B.军事订货 |
|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
| D.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