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快速、大量地繁殖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取该植物的花芽并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
A组花芽 |
B组花芽 |
C组花芽 |
D组花芽 |
E组花芽 |
吲哚乙酸 |
0 |
3 ppm |
3 ppm |
0.03 ppm |
0 |
细胞分裂素 |
0 |
0.2ppm |
0.002 ppm |
1.0 ppm |
0.2 ppm |
花芽生长状况 |
组织、切块 |
形成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
稍生长 |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________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芽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形成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 ____。在生产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______组的培养基进行大量生产。
(3)配制培养基时加琼脂的目的是 __。
(4)组织培养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 。
(5) 提供花药的个体(二倍体,染色体24条)基因型为AaBb,则试管苗的细胞中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通过培养形成若干个体甲,对植株甲进行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乙群体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 |
B.血液、体液和淋巴 |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
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 B.葡萄糖 |
C.二氧化碳和氧 | D.氨基酸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快 |
B.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
C.动物以尿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 |
D.在草→松鼠→狐→山狮食物链中,如果松鼠要5Km2的生活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那么山狮的生活面积至少是125Km2 |
Tay-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表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的原因是
酶的种类 |
密码子位置 |
|||
4 |
5 |
6 |
7 |
|
正常酶 |
苏氨酸(ACU) |
丝氨酸(UCU) |
缬氨酸(GUU) |
谷氨酰胺(CAG) |
异常酶 |
苏氨酸(ACU) |
酪氨酸(UAC) |
丝氨酸(UCU) |
缬氨酸(GUU) |
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B.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C.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
D.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将植物细胞持续浸泡在蔗糖溶液中,使其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约在10分钟后达到平衡状态,即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部分)体积已不再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浸泡之初,水分子的净移动方向为由细胞内向细胞外 |
B.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过程中,细胞内渗透压持续变大 |
C.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时,液泡内充满了蔗糖溶液 |
D.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仍然经细胞膜进行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