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其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最恰当的,应该是
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
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
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
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希腊智者学派什么理论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并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米开朗琪罗  D.薄伽丘

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 B.系统学习哲学
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D.自由选择科目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秦汉文明 D.古印度文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