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前,第三等级代表把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表明
| A.资产阶级决心背叛劳动人民 | B.资产阶级决心推翻封建君主制 |
C.资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 ![]() |
D.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改造封建制度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 B.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
| C.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D.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
|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
|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
|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下表是中共中央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变化情况,该表说明了
| 原计划 |
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1960年) |
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 |
|
| 钢铁产量(万吨) |
2300 |
2010 |
1900 |
| 煤炭产量(亿吨) |
5.2 |
4.25 |
4.36 |
| 粮食产量(亿斤) |
4300 |
3900 |
4100 |
| 棉花产量(万担) |
3300 |
3200 |
3200 |
| 大中型项目数(个) |
1500 |
1200 |
800 |
A.中央的“左”倾错误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B.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中断
C.“八字方针”在政策层面上发挥作用 D.国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