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返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劈山开路。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6分)
(2)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 (6分)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6分)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美国在会上多次重申,不会参与关于《京都议定书》的任何磋商,也不会承诺任何减排任务。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对碳减排问题意见不一。2001年由于国会的反对,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奥巴马上任后力挺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但参议院的气候立法工作却被一再推迟;民主党认为《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转型,共和党保守派则认为提高减排目标将严重削弱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在德班会议期间,美国强大的石油、天然气财团等,派出了大量的游说人员,要求美国政府不要在气候问题上让步。
材料中,影响美国政策的主要政治因素有哪些?选择其中两个因素行评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八闽大地日新月异,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以推动福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材料二:2011年12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30年来,厦门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围绕着“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城乡结构从岛内外二元分割向一体化发展转变,需求结构从外需为主向内外需并进转变,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福建省委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结合材料二,说明厦门市的发展之路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6分)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既要“稳”,也要 “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1)结合材料,试分析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2)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新农保制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明确了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为55元,这是根据目前中央财政承受能力和保基本的原则确定的。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必定会逐年增加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和补贴。
(1)说明国家建立新农保制度的经济意义。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党和政府增加农民养老投入和补贴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价格总体呈不断上涨之势。电力企业因煤价过高二谋求涨价,这又反过来助推煤价进一步上涨,不少地区面临着拉闸限电窘境。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我国油价频频攀升,居民普遍抱怨油价“涨多跌少”、 “涨快跌慢”。
2011年以来,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呼声不断。专家指出,改革并不一定导致涨价,在机制设计上,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的方式来影响价格水平。有效解决能源矛盾,需要建立透明合理的能源价格机制,否则能源价格、企业运行和投资都将充满不确定性。
(1)造成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分析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