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犮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依然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頻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材料二 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水利的地位作用有不同的论断。早在1 9 3 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紀末,国家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M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唂性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的内涵不断丰富,水利对全局的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这样的定位,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定,是我们党对水利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力量、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国家基础设施的短板问题?(10 分)
(2) 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4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等。这些规律告诉人们,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才能进步,违背了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
请回答:
(1)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6分)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北正定中学的文化活动
材料二:河北正定中学的新课改
![]() |
请简述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8分)
小明的爷爷曾经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亲历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艰难过程。他回忆说,他们家乡的变化真不容易啊!他们村自然条件并不差,有着3112亩耕地、983亩鱼塘。过去由于经营单一,思想保守,他们村成了出名的“贫穷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针对这一情况认真研究对策,制订并实施了“一果五金扩鱼塘”的致富方案,开发了一个300多亩的果场种植沙糖桔;引进了小五金加工企业;扩大了鱼塘面积,并大胆地将经营项目发包给村民经营,当年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不断解放思想,每年都有新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得他们村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个基本派别,这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
(1)哲学上存在的两个基本派别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2)简述这两个基本派别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2009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 项目 |
城乡 |
行业 |
地区 |
||||
城镇 |
农村![]() |
垄断行业 |
一般性行业 |
苏南 |
苏中 |
苏北 |
|
数值(元) |
20552 |
8004 |
54605 |
18703 |
7623 |
5836 |
3606 |
增长(%) |
10.5 |
9.4 |
12.7 |
10.5 |
8.9 |
11.7 |
12.7 |
注: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
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2010年10月1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1)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江苏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