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英苏等大国认为法西斯“攻击一方,就是攻击我们全体”。它们最终达成上述共识是在(   )

A.日本全面侵华后 B.德国突袭波兰后
C.日本偷袭珍珠港后 D.德国进攻苏联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的场外活动信息(部分)。这表明

时间
外交活动
6月15日
中越苏三国代表团商议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对策
6月16日
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面
6月17日
与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会晤
7月12日
当晚分别拜访苏联、越南外交部长
7月13日
与苏联、越南两国代表会晤


A.新中国的观点被各国代表广泛认同
B.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会议
C.周恩来的努力消除了各国间的矛盾
D.中国在会议中扮演着有作为的角色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撰文疾呼:“所谓立宪者,固将有上下两院,……今上院之法定议员,谁为之耶?其曰皇族,则亲王、贝子是已;其曰贵族,则八家与内外蒙古是已;其曰高僧,则卫藏之达赖、班禅是已。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汉人也。”该思想家应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谭嗣同 D.章太炎

观察下表,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表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①中国近代工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②中国的对外贸易具有殖民地性质
③一战的爆发极大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出口
④1893到1920年,中国手工制品出口量逐年减少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均不可信
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其观点可信
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D.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

清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清代前期经济发展状况图(局部)”,其中“”处应为四大名镇中的

A.汉口镇
B.佛山镇
C.景德镇
D.朱仙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