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据统计近两年中国网上购物市场总量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成长,预计2011年将超过5500亿。特别是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近年来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预计2011年中国消费者消费奢侈品包包、鞋类、化妆品以及服装的总额将打破纪录,达到840亿元人民币,在五年内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消费要践行什么样的消费原则。(4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N市市区私家车已超过90万辆,比2008年翻了一番。随之带来了交通压力增大,道路交通从“小堵”变成“大堵”,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高一(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探究小组,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调查研究
材料一:同学们搜集资料后发现:在同样的道路面积上,公交车的通行量是自行车的4倍、小汽车的10多倍。许多发达国家的公交出行率已达到30%至40%,而N市的公交出行率不到10%。
(1)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就提高N市的公交出行率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讨论
材料二:在讨论中,某同学表示可以在网上用虚构的事例证明本市交通不畅的严重状况,这样所提的建议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这一提议因遭到其他同学一致反对而被否决。
(2)假如你也是其中一员,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提议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共同参与
材料三:该市政府在收到同学们关于“提高公交出行率”的建议后非常重视,并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N市公交事业长期发展规划》草案。随后,该市政府将草案在全市公布,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阐述N市政府就该草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探索的好家风好家训展示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关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了大量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促进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国家不断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加强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2015年1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首次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据此有人认为:“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有利于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3)如果学校组织同学撰写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请结合材料,拟定撰写文章的两点提纲。要求提纲符合文章主题,有概括性,观点正确。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东就一直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涌现了诸如美的集团、TCL、格力集团、海格通信、粤电力等成功案例。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今年5月,广东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省应如何深化国企改革。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广东省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甘肃天水市庙坪村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这里的灵源侯高皇庙,是为纪念唐代战将雷万春而建的。村里的三块石碑,记载着村子北宋以来的历史;每户门楣留下“耕读第”、“清平乐”、“映南极”等字样,传递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面临着村落文化后继乏人的严峻现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目前,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法律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司法不规范、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解决好材料中的问题。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
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主要经济法律制度

法律
说明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体系
实行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最高法《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
食品、药品“知假买假”可以获赔,假一罚十,网络平台要担责,明星代言连带担责。
《食品安全法》首次大修
草案重点在“加大问责机制、建立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方面。
新的《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
发生重特大事故最高可罚2000万元,涉事单位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意义。
材料三:简政放权是打造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此,必须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3)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向市场放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