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13年1月7日以来,一场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去创造、去实践。分清身边的美与丑,节约身边的一滴水、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扶起摔倒的老人的帮助、陶冶高尚情操……美丽就在这些细节当中。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更需要呈现我们的道德之美、人性之美。
(2)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知识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广州市某校高三(1)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就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乙同学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
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指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哲学基础并分析其方法论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 收入 |
消费 支出 |
文化 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 支出 |
文化 消费 |
|
2002 |
7 703 |
6 030 |
407 |
2 476 |
1 834 |
47 |
2006 |
11 759 |
8 697 |
591 |
3 587 |
2 829 |
74 |
2011 |
21 810 |
15 161 |
1 102 |
6 977 |
5 221 |
165 |
注:①2011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表格(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下旬以来,全国蔬菜价格降势较为明显。5月31日,21种监测蔬菜全国日平均价格下降19.5%。分品种来看,超过九成品种蔬菜价格下降。有记者随机统计了19种常见蔬菜的价格,其中15种蔬菜价格均比去年大幅度下降,如春菜、油麦菜、西洋菜等价格缩水幅度约50%。蔬菜价格走势低迷已经持续了3个月,让原本不少跃跃欲试的商家垂头丧气。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蔬菜价格急速飞涨,菜农和经销商收入不菲。“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成为市民对高菜价无奈的形象表达。“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
(1)运用供求关系的知识,简要分析“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现象。
(2)请你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从菜农的角度就避免“菜贱伤农”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两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