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指出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诗句有误。史书记载,三峡猿只生长于南岸,北岸巫山山脉的气候环境不适宜猿猴生长。梁据史料将诗句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现代考古发现也证明了史书记载的正确,但“南岸猿声”的修改却未获认同。盖因江流蜿蜒,舟行如飞,乘客实难分辨猿声来自哪里。故“两岸猿声”虽不合乎客观实际,但更忠于听觉真实;虽不合理,却合乎情。这段材料强调

A.文学对世界的反映有其自身特点 B.人们的听觉往往是不可靠的
C.文学世界并不以客观世界为基础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7年9月,国家编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利润收入分配预算草案,2008年起,国有企业红利要拿出一部分上缴国家。此举直接影响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C.增加国民收入 D.增加国企职工收入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应该这样认识个人所得税
①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义务②每个有合法收入的公民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③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④“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②能减少储蓄、扩大消费
③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胀④可以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继8月15日国务院宣布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原来2000调减为5%,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又一次提高银行存货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2007年第5次调高利率。对利息税调减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属于调控采用的货币政策②二者都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二者都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④二者都有利于增加居民存款收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古代某地曾有这样一幕:有牛奶的人喊:“要牛奶的拿盐来!”有盐的高喊:“要盐的拿矛头来!”有矛头的喊:“要矛头的拿咖啡来!”有咖啡的喊:“要咖啡的拿珍珠来!”如果这几个人都成交,需要的条件是

A.有珍珠的人喊:“要珍珠的拿咖啡来!” B.有珍珠的人喊:“要珍珠的拿矛头来!”
C.有珍珠的人喊:“要珍珠的拿盐来!" D.有珍珠的人喊:“要珍珠的拿牛奶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