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2013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雾霾,空气质量令人担忧,影响了人们生活、健康。为此,同学各抒己见。同学甲:“检测PM2.5是政府职责,应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同学乙:“老百姓发现情况可以向居委会(或村委会)反映”。
(1)请你对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观点,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作论证。
(2)如果你是政府代言人,请你为雾霾治理提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网络反腐”力量日渐成长壮大,成为民间反腐的一种重要形式,极大地发挥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房叔”、“表哥”、“雷冠希”、“局长日记”等不少问题官员因网络曝光而落马。但同时网络平台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一个个沸沸扬扬的网络“热点”不断引发争议——到底是“网络监督”还是“网络暴力”,到底是“网络民意”还是“网络炒作”,网络自由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道理分析如何看待 “网络反腐”这一现象。
小杨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下是她购买电脑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并思考其中的经济生活道理。
【准备】小杨上网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距比较大。不过跟前几年相比,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1)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
【体验】一来到商场的笔记本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小杨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弄得小杨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小杨发现,所有笔记本电脑品牌都在搞暑期降价促销活动。
(2)面对这种情况,电脑企业应该如何在众多的品牌中取胜?
【出手】小杨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没有必要过高;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杨买了一款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3)对小杨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做出评价。
材料四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约28万。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材料五 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1)结合材料四,请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2)请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材料四体现的观点?
(3)结合材料五,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
材料三从2011年至今,“温州之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生产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多重挑战。而温州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型的企业,上述因素直接加重企业负担,一些企业向政府递交了紧急报告,要求破产重整,60%以上的工业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状况。为此,不少民营企业家呼吁:希望中央对温州企业的融资政策一定要尽快出台,现在温州企业的处境是急需输血,如果输血晚了,救也救不回来了。
结合材料三,运用“生产与经营”的相关知识评析民营企业家的这一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