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二
H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六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

项目
改制前
改制后
资金来源
财政拨款
自负盈亏
组织机构
团长负责制
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分配制度
按职称、工龄分配
按贡献大小分配
相关职能部门
演出部、后勤保障部
创作部、演出部、营销部、后勤保障部
演出机制
政府采购,服务于政府等机关团体;年均5-7场次
市场化营销、面向社会提供菜单式服务;年均100多场次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剧团发展缓慢、演职员收入低;以传统节目为主,节目数量少、获奖少
公司快速发展、演职员收入大幅增长:传统节目得以保留,反映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不断推出,多个节目获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目前国际市场规模上看,美国、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仅这两个国家就占了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的2/3。在美国,文化产业位居军事之后,是第二大产业,也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
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已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传播在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美国电影在世界上150个国家放映,现已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0%。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音乐唱片已占世界音乐唱片的60%。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会教会他们按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思考问题。”
近年来,中国先后在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地举办“文化交流年”活动。盛况空前的富有东方艺术魅力的舞龙、舞狮、彩车、现代中国人的迷人风采的精美图片、图书、电视节目……展示着中国的前进步伐……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冰雪、干旱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亲临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一次又一次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1)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结合材料,谈谈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在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哲学派别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什么?它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2)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

材料一: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到新中国成立1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材料二: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政党,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今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
(1)结合材料一,分别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不折腾”。
(2)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的政党,有人认为: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应该不断变化。试用所学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材料一:2011年9月,由希腊、意大利等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温家宝总理曾对美国金融界知名人士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回顾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每次都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都能使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材料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广东东莞某玩具厂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拼价格拼品质,企业拿出3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研发,其拳头产品畅销海外,供不应求。
(1)结合材料一,试说明“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企业应如何科学发展,应对金融危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