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
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
A.诱发基因突变 | B.引起染色体变异 | C.选择基因型 | D.导致基因重组 |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个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
B.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作用
D.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如右图模拟过程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主要为RNA聚合酶 |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主要为DNA聚合酶 |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主要为RNA聚合酶 |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最可能的解释是()
A.![]() |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
将用3H标记的某种碱基导入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而细胞其他结构没有放射性。则标记的碱基是()
A.胸腺嘧啶(T) B.尿嘧啶(U) C.腺嘌呤(A) D.鸟嘌呤(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