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六十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七十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八十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九十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D.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
①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
③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④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面对“最大奇迹”时惊呼:“我的天哪!这个钢铁做的玩意儿竟然会说话!”。材料突出反映了()

A.巴西政治经济落后 B.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C.通讯科技成就巨大 D.美国完全实现现代化

汽车如今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当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二人分别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时,可以借助的机械和技术包括()
①刨床、磨床等车床②内燃机③计算机④石油化工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