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某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曾发表毛泽东的一篇光辉著作,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这一年,《人民日报》还有可能发表过
A.《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社论 |
B.《新民主主义论》的全文报道 |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道 |
D.关于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报道 |
“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 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 |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易姓者固不足为Revolution(革命),而Revolution又不必易姓。”这反映他的政治意图是反对
A.社会变革 | B.推翻清朝 |
C.变革封建制度 | D.发展资本主义 |
早期启蒙思想家格劳秀斯(1583-1645)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他说:“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理性和社会性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恶的行为。”他强调:“自然法是如此的不可变易,就连上帝也不能加以变更。”下列有关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说法不正确是:()
A.反对专制主义 | B.强调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
C.倡导理性主义 | D.具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
下列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中能够体现出其“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认识你自己,, |
C.“人生而自由,主权在民” |
D.“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们却处处戴着镣铐。”下列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