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启蒙思想家格劳秀斯(1583-1645)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他说:“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理性和社会性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恶的行为。”他强调:“自然法是如此的不可变易,就连上帝也不能加以变更。”下列有关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反对专制主义 | B.强调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
C.倡导理性主义 | D.具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
“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苏联人,1923年,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这段论述可用于解释()
A.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
B.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必要性 |
C.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源 |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斗争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2处 | B.3处 | C.4处 | D.5处 |
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新文化运动 | B.实业救国运动 |
C.国民大革命 | D.辛亥革命 |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
《南方都市报》载文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外发型的,一种被动应对的现代化。”这一论点在于强调()
A.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现代化史观 |
B.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文明史观 |
C.中国的现代化完全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出现的 |
D.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后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