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
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 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其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他的代表作是( )
A.《墨兰图》 | B.《游春图》 |
C.《牡丹蕉石图》 | D.《墨梅图》 |
中国古代绘画种类中,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
A.人物画 | B.山水画 |
C.风俗画 | D.文人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