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的历史特征。据此推断这个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  )

A.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
B.朱熹的在讲解“格物致知”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D.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

A.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B.《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
C.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
D.“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对该“总结”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三代时期只有受过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
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流行的做官途径
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等阶段
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地方郡县

汉安帝永初三年,京师大饥,民相食。诏曰:“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啖食。咎在朕助不逮。”据此看来,汉安帝信奉(  )

A.“天人感应”学说 B.“因信称义”主张
C.“大一统”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