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 B.与汉族通婚 | C.迁都洛阳 |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下图是民国时期丰子恺的漫画《炮弹作花瓶》 (图中的文字为:炮弹作花瓶,天下永太平。子恺,卅四年九月二日作,圣扬学弟永存)。对该漫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创作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 |
B.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
C.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
D.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
对下面材料中《申报月刊》刊载的民国二十二年“统制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B.措施是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C.实质是国家干预实行计划经济 |
D.效果是币制改革防止白银外流 |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曾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
B.国民革命的失败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国民革命军建立 |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 D.广大工农群众支持 |